专访致同天津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杨志: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套利逻辑走向产业逻辑

最新信息

专访致同天津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杨志: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套利逻辑走向产业逻辑
2023-12-19 19:19:00
“全面注册制时代,A股并购逻辑快速演变。从2月至今的近10个月时间里,并购重组加速脱离此前的套利逻辑,走向更为务实的产业逻辑。”这是致同天津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杨志接受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采访时给出的判断。
  杨志最近几年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,包括国睿科技重组上市、一汽夏利和中铁物晟的重组整合等,今年还完成了全面注册制下他的首个重组项目—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乐凯新材的重大资产重组。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下的并购重组,从今年2月起,杨志得以通过案例对比,感受到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。
  与并购重组逻辑嬗变相伴生的,是今年国企国资力量在并购市场的快速崛起。杨志认为,这与国企深层次改革有一定关系,而这种特征是阶段性的,未来民营公司并购重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。
  监管友好时代
  并购重组创新正在迎来监管友好时代。这是杨志向记者给出的第一判断。
  审核用时成为印证这一判断的注脚之一。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,对于发股类重组,不少案例的交易平均审核用时已经缩短至40天左右,审核效率大大提升。而全面注册制以后首单“小额快速”重组项目长龄液压,上交所审核用时仅28天。市场认为,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适应性、包容性明显提升,为推动上市公司做强主业、提升质量积极助力,也让并购重组监管领域的“老旋律”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弹出“新节奏”。
  “监管越来越包容一些创新型的并购重组,从重组细则制定开始,包括配套,都是从细节去落笔;审核条件、审核机制等方面,都在做一些创新。这在以往是少见甚至没有的。”杨志表示。
  以今年10月《26号准则》的发布为例,明确发股类重组项目财务资料有效期特别情况下可在6个月基础上适当延长,并将延长时间由至多不超过1个月调整为至多不超过3个月。“重大资产重组往往是一个漫长过程,审核资料有效期的调整,可以促进上市公司降低重组成本,加快重组进程,为并购重组市场带来良好的政策效应。”杨志表示。
  创新友好之下,从今年2月至今的10个月以来,A股市场并购重组加速变化。杨志将此归纳为三个方面。
  首先,交易更灵活。“监管机制、审核机制、重组规则等持续优化,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标准、发行股份定价机制、营收指标等日益灵活。”
  其次,流程更简化。“注册制把很多审核流程固化下来,我们所有信息是公开透明的,强调的是信息披露为核心,我们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按照规则一步一步去做就可以。全面注册制以来,监管方面一直在陆续修订完善重组审核规则及披露指引。对于发股类重组,审核周期在缩短,审核流程更简化,效率大幅提升。”
  第三,鼓励科技创新。科创板2018年和创业板2020年实行注册制以来,监管对于并购重组一直提倡的是审核板块定位,鼓励做一些同行业或上下游的并购重组,不提倡“三高”并购。“整体来看,并购重组从此前的套利逻辑,已经走向产业逻辑。”杨志表示。
  杨志所称的“三高”并购,是指此前部分轻资产公司作为并购标的,时而伴随着高估值、高承诺、高商誉的问题,这往往会给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。今年以来,从估值水平来看,“三高”现象大幅缓解,这与产业类重组渐成主流的趋势下,交易双方对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入,交易博弈也更为充分和务实密切相关。
  国资并购崛起
  注册制下的并购重组申报的上市公司单数正在增多,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放松、放水呢?
  杨志认为,从实务上来看,更明显的感觉是审核把关更严格了,这体现在多个方面。
  一方面,并购重组转变为全链条监管,提高监管效能。“不再是原来的事后监管,更倾向于一开始披露预案时就会考虑整个业务定位,同时在并购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问询或者针对性的对标监管,通过公开、及时、准确的问询,进一步加大对‘三高类’、盲目跨界类、利益输送类的监管。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,信息披露的核心就是一轮一轮的问询,通过问询的方式一层一层扒开外衣,讨论实质。”杨志表示。
  另一方面则是加大了现金重组监管力度,严防关联方利益输送。“我们的重组项目中很多现金类的并购,中介机构的把关责任越来越重。当现金类并购重组出现利益输送、关联交易没有及时披露,或者不当处理的时候,中介的责任是首当其冲的。”杨志认为。
  并购重组的变化,也给A股市场生态带来影响。其中之一就是壳资源贬值。杨志表示,重组业务跟IPO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。“因为重组快了,IPO企业也越来越多,上市公司的壳越来越不值钱了;注册制对于并购重组效率的提升,以及市场理性价值的回归,对壳资源价值具有反向影响。”
 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全面注册制下并购重组,与国企国资力量的崛起相重叠。从今年市场参与主体来看,国企已经成为重组业务的重要主角。
  据记者统计,今年以来,共超300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重组行为,主要聚焦在房地产、电力、热力生产等行业。这被市场视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,国有资本实现有序进退、合理流动的重要动作。
  “我个人认为,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做一些深层次的改革,包括混改、资产证券化、产业转型升级等,这些都会促进国企开启更多的重大战略重组。”不过杨志认为,这种特征是阶段性的。“民营经济未来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,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机会未来大概率会越来越多。”
 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并购重组市场已经不再是一味地增加,而是可进可退。表现之一是,上市公司的资产处置动作频频。
  “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以及部分产业阶段性承压,上市公司的处置业务越来越多,包括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、地方国企或者大型民营企业做一些分拆等。分拆上市的本质,是让资产做重组整合,进行优化配置。部分小型公司资金面承压,希望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发展问题,叠加价格等因素,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正在迎来空前机遇。”杨志认为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网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专访致同天津办公室管理合伙人杨志: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套利逻辑走向产业逻辑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